语文园地七
教学目标
1.认识表示亲属的词语中的生字,了解家人中的一些称呼。
2.初步掌握形声字的特点。
3.正确书写“了、才、长、山、儿、四、我、心”这8个字,掌握生字书写的笔顺规则,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。
4.理解并积累八字成语,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。
5.在师生共读中,丰富语言,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。
课时安排
2课时
教学过程
第一课时
一、创设情境,激趣导入。
1.导语:小朋友们,今天老师接到孙悟空寄来的请柬,邀请小朋友们到他的花果山一游。你们高兴吗?西天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魔,可谓是困难重重。今天我们的“花果山之旅”,可爱的美猴王也设置了重重障碍,需要连闯“三关”才能到达,你们有信心吗?
2.出示闯关图。
二、分层闯关,巧学夯知。
1.学习“识字加油站”。
(1)过渡:勇敢机智的孩子们!让我们一起来到第一关。 (谁能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人?出示:哥哥 姐姐 弟弟 妹妹 爸爸 妈妈 伯伯 叔叔 爷爷 奶奶)
(2)尝试认读。
①个人认读,同桌互拼订正。
②汇报:指名学生读词语。
③分组开火车认读。
(3)教师强调这些词语中的第二个字读轻声。
(4)诵读积累。
①男女生赛读。
②齐读。
(5)小结:小朋友们真能干!我们顺利闯过第一关。
2.学习“我的发现”。
(1)你们知道这两组生字有什么特点吗?
(2)小组内讨论。
①学生试着说一说。
②教师小结。
第一组“明、晚、昨、时”都是日字旁,都和时间有关。
第二组“妈、奶、姐、妹”都是女字旁,都和女性有关。它们大都是形声字,左边表义右边表声。
3.学习“字词句运用”。
(1)比一比,写一写。
①仔细观察,你发现了什么?
②汇报交流。(“长”字注意书写的笔顺,“四”字第四笔是竖弯,“心”字三点要写得均匀。)
③尝试书写。
④展评反馈。
(2)看图写词语,再说一两句话。
①同桌互相说一说。
②汇报交流。
4.学习“日积月累”。
(1)过渡:小朋友们,你们轻松地闯过了三关,孙悟空可高兴了!他想送给你们几条成语。只有会读会背的同学才能拥有它们!你们敢接受挑战吗?
(2)出示成语。学生自由读,同桌互读。
(3)指名朗读。
(4)教师讲解成语的意思。
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:种什么,收什么。后比喻做了什么事,得到什么样的结果。
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: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。
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:走一千里路,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。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,逐步进行的。
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:意指学问、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,争取更大进步。
(5)小组赛读。男女生对读。
(6)带着理解齐读成语,背诵成语。
(7)谈谈对这些成语的理解。
(8)交流搜集到的八字成语。
三、课堂小结,拓展延伸。
小朋友们,你们用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聪明的才智勇闯三关,真了不起!回家千万记住要把你今天的收获和你喜欢的人分享!
第二课时
一、检查背诵,复习名言。
1.过渡:小朋友们,上节课我们连闯三关,你们高兴吗?把你们的收获和最喜欢的人分享了吗?
2.指几名学生背诵成语,全班齐背。
3.小结:小朋友们背诵得可真好!这节课,让我们和孙悟空一起踏上花果山之旅吧!
二、初读故事,整体感知。
1.过渡:瞧!孙悟空在津津有味地讲故事呢!我们也去听听吧!
2.学生借助拼音尝试自己读故事,要求读准字音,读不准的做上标记。
3.同桌一起读故事,注意读音。
4.教师指导细读。
(1)读第一自然段。
①请学生读第一自然段。
②圈画喜欢的词语或句子读给大家听,说说为什么喜欢。
③男女生赛读。
④交流猴子为什么要捞月亮。
(2)读第二自然段。
①喜欢这个自然段的学生一起读。
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。
(3)读第三、四自然段。
①指生读第三自然段。
②齐读第四自然段。
(4)读第五自然段。
①自己读,看看猴子们是怎样捞月亮的?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。
②小组讨论。
③用自己的话说说猴子们捞月亮的过程。
(5)读第六、七自然段。
结果怎么样呢?猴子们捞到月亮了吗?齐读后两个自然段。
三、观看动画,试着表演。
1.播放动画片。
2.熟读课文,小组内尝试表演。
四、说话训练,拓展思维。
1.交流:猴子们为什么没捞到月亮?
2.思考: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事情应该怎么办?
3.讨论:小朋友们,猴子们从树上跳下来,坐在地上累得气喘吁吁,他们会说些什么呢?发挥想象说一说。
4.汇报:续说故事。
五、布置作业,分享收获。
小朋友们,相信这次“花果山之旅”你一定收获多多吧!回家把这个故事读给你最喜欢的人听吧!